在黔省北部的一个小山村里,有一户潘姓人家。
听这户人的长辈说,在没吃鸦片以前,是地主之家,家中长辈都是有头有脸,教书育人的夫子,家境殷实
改革开放以后,潘家当代家主就只剩下两兄弟了,也还是教书育人的夫子
听当代家主讲当年因为年轻气盛,在给孩子分桌的时侯,孩子抱着桌腿不听家主分配,一气之下把孩子扔到教室外面
就此教书生涯终结,回家种田。
当时道教盛行,比如死人了都要找先生去超度,所以当代家主又成了道教先生
后来又收了包括家主弟弟在内的三个徒弟,这都是后话了
82年当代家主的小儿子16岁了,在古时侯早就到了谈婚论嫁的时侯
但在那个年代婚姻法规定了要22岁,可急坏了潘家两老,潘老头36岁才有了小儿子,还要等到22岁,这可咋整
你有张良计,我有过墙梯,不能正大光明的办,咱就偷偷摸摸的结呗
由于潘老头当时的知名度很高,别说十里八村,就是整个县方圆百里都来找他
什么死人超度啊?风水呀,宅基地呀,等等
当时流通的都不是货币,是什么酒水呀,糖果呀,蛋糕之类的
于是潘老太就拿着一包糖和一瓶酒为一组,去找媒人打听哪家有适龄的姑娘
话说这潘小公子在这十里八村可是有名的人物啊,论长相可以说是陌上人如玉,公子世无双
170的身高不胖不瘦,明目皓齿,还双眼皮。但这脾性就不敢恭维了
由于潘老头长子在三岁时因病去了,所以对这小儿子是宝贝的紧,要月亮绝不给星星,以至于养成了潘小公子顽劣的个性
只知道看小说,啥事儿也不干
一个月后,离本村一个山头的温姓人家来人相看了
来相看的是温家大姐温馨,个子小小的浓眉大眼,有点龅牙,但性情温和
回去后温馨不干了,便说是听左邻右舍说了好多关于潘小公子的日常
但温老太太是个认死理的人,据她打听得知,潘老头跟潘老太太都是很勤劳的人
温馨嫁过去上有两老帮扶,再加上温馨的勤劳,一定不会吃亏